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你只会生产硬件、卖硬件,一旦你的价值链被人免费,对不起,你最后只能沦为代工,挣点微薄的利润。要想生存下去,你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要创造新的价值链。所以,“硬件免费”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链来支撑,这也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硬件免费之后,如同免费的软件一样,不再是一个价值链里唯一的一环,而是变成了第一环,变成了厂商和用户之间交互的窗口,变成了厂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用户用了我的冰箱、开了我的车、看了我的电视之后,我们还能不断地给他提供其他的服务来赚钱。
硬件免费,我认为不会立马发生,但在下一个5年会看到这个趋势。今天,在互联网上凡是懂得免费之道的企业,都会比较容易在这次新的浪潮中弯道超车。
什么是互联网化?
有一年,我面试一个应聘的副总,是从一家传统产业里来的。到最后,我问他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他问:你们360为什么做免费?为什么要让别人不赚钱呢?这句话把我给问住了,这说明传统行业内的很多人对免费还没有一个好的认识,认为免费就是打价格战,就是搅乱市场。
实际上,在互联网上免费是常用的策略。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微软原来一套要收20美元,谷歌把手机操作系统免费了,还开源了,那是不是违反了反倾销法?今天有很多公司在做智能手机,在做硬件,但如果你不能从互联网的思路来看免费,那么第一关你就过不了。如果你对互联网的模式都不了解,那怎么还谈得上创新?很多传统企业看互联网,觉得互联网是一种销售渠道,互联网营销就是炒作,潜意识里只是把互联网当作“器”来用,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
所以,虽然很多企业在讲转型互联网,但什么是互联网化,他们根本不理解。在我看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硬件的互联网化分为以下“四化”。
第一是商业模式互联网化。《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早就预言说,未来的硬件一定是免费的。当然,达到硬件免费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更是如此。但硬件价格降低,向零利润方向发展,至少在美国这样的互联网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趋势。虽然移动终端的利润趋近于零,但通过内置的各种增值服务,同样可以建立起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
第二是产品体验互联网化。过去的手机主要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内置的游戏也非常简单。但现在,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小电脑,用户频繁地下载软件,而且软件也像在个人电脑上一样很快地进行更新。因此,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与硬件厂商相比,互联网公司能更好地把握用户对产品体验的需求。
第三是市场推广的互联网化。传统的手机推广方式通过卖点策划和大量的广告投放,达到吸引用户、接触用户的目的。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产品的推广要基于好的产品体验,依靠口碑进行推广传播。作为新媒体,互联网的SNS特点打乱了传统广告对人群的划分方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推广方式。
第四是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既是媒体传播平台,也是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是扁平化的销售模式,压缩了中间渠道的沉淀成本。
我举一个智能设备互联网化的例子。现在平板电脑非常热,做个人电脑的传统巨头都纷纷进入这个市场,但是它们无论怎么做平板电脑,都赚不到钱。为什么?因为在传统的个人电脑商业模式里,这些个人电脑巨头是通过卖电脑赚钱,微软是靠卖操作系统赚钱。但是,到了互联网世界里,一切都变样了,横空出现了一个亚马逊,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因为亚马逊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它不是靠卖平板电脑赚钱,对亚马逊来说,平板电脑只是一个入口,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和用户之间交流的窗口,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承载平台。只要用户使用了亚马逊的平板电脑,亚马逊就通过平板电脑把用户给锁定了。用户可以用平板电脑在亚马逊上买东西,亚马逊即使不靠卖平板电脑赚钱,一年算下来光靠卖东西也能挣很多钱。当然,目前亚马逊也没做到硬件完全免费,不过这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每台平板电脑让亚马逊亏50美元,但锁定一个用户能让亚马逊一年挣回100美元,我认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免费”,只要是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卖。这样一来,其他的厂商根本没有办法跟它竞争,因为其他的厂商必须要靠卖硬件赚的利润,亚马逊全都免去。而且,亚马逊服务还很全面,有软件商店、音乐下载、视频仓库,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建立这一套价值链很难。今天,不管硬件还是软件,免费都是互联网里很重要的一种力量。
免费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
免费的本质是什么?是对商业模式的颠覆。
马云最早搞电子商务,宣布淘宝免费开店,而他的竞争对手eBay是要收开店费的。既然淘宝免费开店,在eBay上的卖家都觉得不开白不开,不管淘宝有没有流量,也愿意把店在淘宝上复制一家。最后,淘宝通过免费汇聚了大量的卖家,有了卖家就有了买家。最初宣布免费的时候,我想马云未必想清楚了怎么靠免费来赚钱。本来他想收费,但腾讯的拍拍网虎视眈眈地准备抢淘宝的卖家,所以他三年免费之后,不得不说继续免费,永远免费。最后,当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到淘宝上开店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你搜一种卫生纸,都会出来1万个结果。你免费开店没问题,但你如果在搜索结果里要排在前面,那就要交增值服务费。淘宝今天也成为中国最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实际上通过免费的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收入模式。如果淘宝不免费,我相信它既无法战胜eBay,也发展不出这样的收入模式。
因为eBay是收交易费的,因此特别担心买家和卖家共谋,严格规定卖家不许留自己的手机,不许留信箱地址。而中国人的购物习惯是不直接交流就没有安全感,但直接交流的话淘宝收不到交易费,于是淘宝就把交易费也免了,买家卖家联系越多越好,还做了一个淘宝旺旺的聊天工具来撮合交易。这样,淘宝又有了一个即时通信工具。
既然全都免费了,那就好事做到底。淘宝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易的支付手段,为了解决信用的问题,支付宝又创造性提出,比如可以买家拿到货再通知付款,所以回过头支付宝又促进了淘宝的交易。以马后炮的角度来看,淘宝又高瞻远瞩,成功布局了互联网金融。
免费具有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会破坏传统的商业模式,同时又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当年,我带领360进入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时候,我们都是一帮不懂安全的人。我们就像蛮牛冲进了瓷器店,或者说乱拳打死老师傅,不懂安全软件市场的游戏规则,觉得杀毒软件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那么多的木马病毒、欺诈网站,大家还要花钱交保护费,这肯定不对,应该免费干。
确实,当时免费后,我们也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当时高瞻远瞩,想清楚了以后的商业模式吗?实话说,当时我们也不清楚,就觉得免费可能是比较容易吸引用户的方式。有的时候你跟用户讲自己的技术好,用户听不懂。你跟用户讲自己的产品好,但用户不试用的话,怎么知道你的产品好?于是,我们就决定永久免费,终身免费。
今天,这些杀毒厂商终于明白过来免费安全是大势所趋。当年那些没有跟进的厂商,基本上都歇菜了。跟过来的厂商虽然还不断骂我们,但他们的所有模式都跟着360学。免费之后,整个市场的规模比原来扩大了100倍,也终于有实力与国外的安全公司相抗衡了。
互联网的转型与跨界
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免费之后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一定要延长自己的价值链。打比方说,你卖手机都不赚钱了,那你一定要在手机里留下赚钱的东西。比如,如果你想通过手机里的游戏赚钱,那你要把自己定位成游戏运营商,而不再是一个手机销售商。再以360为例,如果360只做杀毒软件,那把免费杀毒做得再好,商业模式都是不完整的,所以360就在浏览器基础上做搜索、做游戏,进入到搜索领域和游戏领域,360就必须要懂搜索,懂游戏运营。
最近互联网特别流行跨界,看起来很时髦,其实都是被逼的。过去大家都是自己卖自己的东西,所以不需要跨界。比如,以前电视机厂商竞争,无非是比屏幕大小,比清晰度,比价格,虽然时时有价格战,但终究不会跌破成本卖电视。但一帮做互联网的人闯进来,他们不把卖电视机当作一门生意,而是把电视机往零利润,甚至往亏本里卖。那怎么赚钱?他们把电视机很便宜地卖给用户,然后每年收几百元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影视节目。换句话说,他们很便宜地卖电视机,是为了汇聚用户群,在此基础上依靠收费服务赚钱,而电视机成了他们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接口。像传统的电视机厂商要与他们竞争,在电视机价格上肯定干不过,只能与他们比拼整合影视资源的能力,这就逼迫传统厂商去转型、去跨界。
传统厂商向互联网转型,最容易忽视用户体验。传统厂商做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通过策划卖点、投放广告、渠道推广等,不管怎么吹嘘,都是把货卖出去,把钱收回来,之后再也不愿意跟用户打交道了,因为用户一来不是换货退货,就是要修理,都是要增加成本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你把产品卖给用户,你跟用户之间的关系才刚刚开始。因为产品本身不赚钱,甚至亏损,所以你得靠互联网服务赚钱。这个时候,你会希望用户最好天天泡在你的产品上,用你的服务越多,你的收入就越多。如果你的用户体验不好,他们就会很快流失到别人那里去。这时,你会发现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但是,怎么才能实现跨界、成功转型呢?难度还是挺大的,成功案例真的也不多,但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内部培养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公司应该建立一种机制,把公司的年轻人、中下层变成创新的主体。比如,公司的客服人员每天都在跟用户打交道,他们比公司其他人更早、更多地知道用户在抱怨什么,所以应该鼓励他们成为改进产品体验的创新源泉。我不赞成企业大张旗鼓地搞创新,非要巨额投入资金,非要设立创新研究院,非要做一个整套的创新战略。我觉得休克式疗法的创新很难成功,我主张把创新从神坛上拉下来,从一些细微点上进行持续创新,这样反而更有效。
第二,通过合作培育突变的基因,短时间内获取不具备的能力。转型就像从一个基因的物种向另一个基因的物种进化,最后能从水里的变成岸上的非常稀少。我觉得要想跨界,合作非常必要。合作就像外部来了一个刺激,会导致基因突变,让自己短时间内获得不具备的能力。否则,靠自己的摸索,像自然界中漫长的进化一样,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懂互联网。所以,通过与互联网公司杂交,生出一个怪胎,这个怪胎有传统厂商的基因,又有互联网公司的基因,它可能会通过碰撞、矛盾、妥协,让企业获取之前并不具备的能力,让转型的路走得更通畅。
为什么我不看好智能手表?
最近有一个趋势很热,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可穿戴设备”。谷歌推出了谷歌眼镜,现在苹果又要出手表,一下子弄得整个行业都很激动。于是,大家都在说,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新的趋势,是一个新的潮流,是行业发展的未来。
你说可穿戴设备是不是机会?用正确的废话来讲,它一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上网设备从个人电脑到平板电脑到手机,都是智能设备,都能够和互联网、云端的数据发生交互,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互联在一起,互联网将无处不在,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即使这是趋势,这里面一定就有你的机会吗?我看到很多公司在可穿戴设备上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价格。在美国,一个东西卖99美元,这是一个挺便宜的价格。但是,换算成人民币,这就是600元,在中国就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在中国要做一种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必须满足中国最广大的草根用户的实际需求,价格必须是他们能接受的。
今天不少公司模仿苹果要做手表,我给的建议都很直接。今天很多男人戴表不是看时间,更多是为了彰显身份,或者当作一种装饰品,或者追赶一种潮流。所以,现在手表只剩下一个功能,就是潮流。但是,实话说,中国的企业不管大小,不管是不是高科技企业,都不具备制造时尚的元素,不具备引领潮流的能力。你不可能做出一款手表来,就达到百达翡丽的高度,也不可能像苹果一样引领潮流。
中国企业做手表,一定是功能导向的,不管什么东西,觉得好就往里头加,短信、日历、天气预报、微博、微信什么的,肯定都少不了。但你手表的盘面很小,电池的续航能力又不够,想在手表上查看个什么东西,还不如从兜里掏出手机直接用更方便。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便利性上,手表都不如手机更具有竞争力。所以,我觉得,智能手表除了戴着装酷,没有太多作用。
再说,今天的手机已经不再把打电话作为最主要的功能了,而是娱乐的功能,是玩游戏的设备,是上网的设备。大家都有体会,当你看惯了5寸的大屏幕,再让你看一个4寸的小屏幕,它就是土豪金,你也不会想买。所以,有些可穿戴设备看起来是机遇,但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陷阱。它会让你花很多的精力和金钱,但是消费者不会为它埋单。所以,中国企业做可穿戴设备,首先要问自己到底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用户凭什么买你的产品。
第二个误区,有些小公司做一款智能硬件,认为增加了功能,就增加了附加值,就可以谋取高额利润了。错了,今天互联网带来的最大颠覆,就是在未来5年,它会改变硬件的整个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前文说过,硬件走向零利润甚至免费的趋势,早被凯文·凯利预言了。他在《技术想要免费》的文章里说:“在未来(至少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所制造的一切几乎都将免费,包括冰箱、滑雪板、激光投影机、服装等等。实现的前提,是这些东西融合在网络节点中,成为网络服务的载体。”
重生大佬当赘婿 召唤影忍,开局成为最强村长 直播系统之退圈后靠灵气复苏翻红 顾少的黑化萌妻 剑道圣君 开放虚空通道,让所有人给我打工 战术大师:最强训练家 娱乐之金手指的世界 我是路过的旅行者 给我记好了 人在光之国:师从艾斯,新生法王 欢乐颂·典藏版(全3册) 如果和女友BE 人体冷冻,开局走出异星休眠舱 表妹她娇媚动人(重生) 灵然宠悠然余生 二战·柏林玫瑰 我真的是教主 我,海军小兵,开局吃空海军本部 moba:开局觉醒狂风之力 火影之修行有道
卢显城想要一种轻松的生活,上辈子没有做到,这辈子决定排除万难向着这一目标前进。依着上辈子的记忆,老卢决定去日本杯上捞第一桶金,可是到了日本杯之后发现自己居然有了一种‘相马术’一样的能力。有了这能力之后老卢哪里还肯象前世一样画的什么鸟图伺候什么鸟人啊,挑马养马上赛道,轻松的赚奖金,卢显城向着梦中的小日子迈进。过上了小...
至尊天帝万古第一人楚青天二十三岁成至尊,攻入仙界后,抢夺无上仙书,逃回九界,家族受到仙罚,九界其他至尊趁虚而入,屠尽亿亿族人,楚青天带着祖地‘神荒’逃到第七界,化名楚青。...
吴情是一名杀手,一直认为只有强者才能拥有交配权,有天在酒吧遇到了个被下药的总裁,于是他便将其...
...
一只遨游在无边无际无穷无量无极无限的混沌海中的大怪物的肚子里有着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大大的世界里面的一个‘小小岛屿’之上,人类兽族水族恶魔妖精翼族天文人多样的种族,多样的生态罗曼普雷尔龙骑士圣战士巫师幻魔怪杰武圣精英达人非人故事于此开端...
那个矜贵又清俊的男人自蹭了她车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她的家。先生,我们好像不太熟吧。胥薇薇纠结良久,还是将他拒之门外。胥薇薇几夜噩梦,梦里影影倬倬都是那个男人。他再次出现,一本正经地道薇薇,我观你脉象,必是忧虑过重,缺一味药。胥薇薇皱眉什么药?男人俯身亲了过去我这款苦口良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