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我加入了某个协会组织,这不仅对我个人有利,同时也会给其他人带来益处。因为我的加入,协会的力量得到加强,而这会给其他成员带来好处。我如果加入一个俱乐部或教会,也同样会起到类似的作用,这普遍适用于社会资本。我的加入带来了所谓的“网络外部性”,某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人的成本和收益。这种情况体现在像脸书这样的社交媒体上,也体现在加入某个教会,归属感的好处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加而扩大。正如脸书的发展那样,人际网络的外部效应会导致会员数量快速增长,因为随着会员数量不断增加,其增长也会呈现加速的趋势。会员数量越多,新的增长就越快,至少直到没有更多的人对加入脸书感兴趣为止。反之亦然,当人们纷纷退出工会或教会时,其对剩下成员的吸引力也随之降低,正如加速扩张一样,具有人际网络外部效应的组织也可能迅速崩溃。这无疑在私营部门的工会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一旦人们开始离开,不仅工会大厅会被迫关门,工会运动队会解散,工会还会丧失为会员谋求福利的部分权力,而这将导致会员的归属感越来越低。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宗教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大大超过除意大利(可能还包括爱尔兰)之外的其他许多富裕国家。信教的人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更好:他们更快乐、更慷慨,更有可能不吸烟、不喝酒或不滥用药物。拥有朋友会让美好的生活锦上添花,而同一教会的教友比其他朋友更能做到这一点。
近年来,美国的教会会员人数持续下降,尤其是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口中,后者本来就较少去教堂。那些表示宗教对他们很重要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加入了某个教会或定期去教堂做礼拜。今天,大约13的美国人报告说,他们在此前一周去过某个礼拜场所。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定期去教堂的人口比例大概为50%,直到1980年,这一比例才开始缓慢下降,随后在2000年前一直稳定在40%左右,但在此之后,这个比例急剧下降。
我们常常认为,宗教是一个人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它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改变,至少如果这个人没有堕落。事实上,美国东北部的大量天主教徒是爱尔兰和意大利移民留下的遗产,正如今天南部和西部天主教徒人数不断增加是大量西班牙裔移民的结果。宗教信仰不仅仅是移民史的活化石,它还反映了人们归属感的变迁,有时是脱离了陪伴自己成长的教会,有时是转投另一个教会门下,因为原有教会的教导似乎已不再有用,或不再符合他们的政治和社会信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一个有关性的社会规范和公民权利出现巨变、对政府的不信任急剧增加的时期,许多人完全不再去教堂,而其他人则对变化感到不安,对主流教会缺乏有力的回应感到不满,因而转向福音派和社会保守派教会。2000年后,不但主流教会的教徒不断减少,福音派教会的教徒也不断减少,特别是那些没有像父母那样被这些教会信奉的社会保守政治信仰吸引的年轻人。许多美国人似乎是根据他们的政治信仰选择他们的宗教信仰。
近年来,自称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1990年,只有7%或8%的人“没有宗教信仰”。到2016年,几乎25%的人口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在年轻的劳工阶层白人(18~29岁)中,这一比例增加到近50%。顺便说一句,这是美国人总体宗教信仰,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变化的一部分。今天,只有4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白人基督徒,而在1996年,这一比例为65%,在2006年底,这一比例为54%。在美国,白人基督徒占人口多数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对白人劳工阶层中的部分人来说,这可能又将被视作一个不受欢迎的改变。
福音派和主流派教会的区别不仅仅只在于政治信仰。许多主流教会提供社会学家罗伯特·伍思诺所说的“居所之灵性”。这些教会正是世世代代美国人的庇护所和礼拜场所,往往可以回溯到他们移民前的母国,例如,来自意大利、爱尔兰或墨西哥的天主教徒和移民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或者德国的路德派教徒。当经济或家庭生活面临挑战时,教会为教徒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当然,也有人认为教会愚化和压迫教徒。根据伍思诺的理论,与“居所”相对应的是“寻求”,即人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例如,转向适合自己社会保守主义思想的福音派教会,或者在既定教会之外创建自己独特的信仰融合体。这是个人主义盛行的表现之一,正如社会学家安德鲁·切尔林所说,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这些替代之选可以为自由地探索灵性提供更大的空间,使人们除了某些人眼中压迫式的教会组织之外,还拥有更多选择,但它们可能无法提供主流教会具备的安慰感或毫无疑虑的接纳感,因为主流教会的仪式和传统人们从小就很熟悉,它们在人们遇到困难时可以提供帮助,并且在此前几代人也正是这样做的。许多美国人目前和任何有组织的宗教都没有联系,但他们通过自我建构,有时用孤立的信仰探索自身的灵性。在社会民族学家凯瑟琳·爱丁与合作者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有一位以“远古外星人造访地球”理论为中心构建其灵性的男性,他抱怨很难找到人来讨论这种信仰。这种孤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体现了爱丁及合著者所称的“劳工阶层男性的脆弱依恋”。
美国综合社会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询问人们去教堂做礼拜的频率,图12-3显示了中年白人人口(40~59岁)报告自己每周去教堂做礼拜的比例。由于样本数量很小,我们使用了20年的年龄范围,并对每年的波动做了平滑处理。
图12-340~59岁的白人中每周去教堂做礼拜的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结果
在拥有学士学位的人口中,每周去教堂做礼拜的人占更大的比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即使在年龄较大的人口中(他们通常比年轻人更不愿意退出教会),去教堂的比例也在下降,而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口中,下降的速度更快。显然,白人劳工阶层正在失去来自工会和教会的社区支持。
如果我们画出非洲裔美国人去教堂做礼拜的比例(在此同样需要对较小的样本量提出警告),我们将发现,没有证据显示,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口每周去教堂的比例有所下降。大约13没有学士学位的中年黑人会每周去教堂做礼拜,这一比例与20世纪70年代初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白人的比例大致相同,但黑人与白人不同的是,他们中定期去教堂的人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
为什么宗教信仰的缺失和教会的衰落会成为一个问题?美国受绝望的死亡影响最严重的州——西弗吉尼亚州,同时也是美国对宗教最虔诚的州之一——70%处于工作年龄的白人表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受绝望的死亡影响较小的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只有51%的人认为宗教对他们非常重要。也许,如果西弗吉尼亚人不那么虔诚并不是一件坏事?
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之一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宗教信仰会对社会和经济环境做出反应。全球,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贫穷国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拥有很强的宗教信仰,但在比较富裕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西欧,人们的宗教信仰较低。有一种观点提出了一种世俗化的假设,即随着教育普及、收入增加,以及随着国家接管教会的许多职能,人们会远离宗教。简而言之,人们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更需要宗教。这符合美国各州的情况,那些收入较低、来自州政府的支持较少的州拥有教徒的比例较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事实上,虽然信教的人往往在许多方面都比不信教的人做得更好——他们更快乐,更不可能犯罪,更不可能滥用药物和酒精,也更不可能吸烟——但是,那些拥有更多教徒的地区,包括美国各州,在上述方面的总体表现反而更糟糕。虽然宗教能够帮助人们做得更好,但人们信奉宗教有部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恶劣。当人们的宗教信仰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消退,他们将失去宗教所给予的支持,不得不独自面对恶劣的环境。
人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生活
人们总是忍不住想要找到一个能够全面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期望它能够以某种方式综合考量所有对人们重要的东西,包括物质福利、健康、家庭、社区和宗教。我们认为这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如果勉强把生活的不同方面加诸一个单一指标,会让太多东西缺失,并且这样做并不比分别考量各个方面收获更多。近年来,一些作家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如果我们问人们他们有多幸福,或他们的生活如何,我们会得到一个神奇的数字,可以代替其他任何方面的指标。许多优秀的哲学理论和经验论据都已经证明这一主张的错误性。即便如此,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依然很有价值,前提是我们不要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人们的自我评价捕捉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收入、预期寿命或去教堂做礼拜的频率等“专业”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充其量只能算某种指标,而与衡量主体的感受无关。除此之外,有证据显示,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自我报告式生活评估指标会随着生活环境(包括收入、健康、宗教和教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个人而言,自认为活得不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即使这并不能反映他们关心的所有方面。同样,当我们试图了解人们的生活质量时,我们可以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补充其他衡量标准。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使用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受调对象会被问及他们在“目前这段时间内的总体幸福感如何”,并要在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即非常幸福、相当幸福和不太幸福。图12-4显示了1972—2016年,年龄在40~59岁的不同群体回答这个问题时,报告自己“不太幸福”的比例。对于全体中年白人而言(用虚线表示),这个指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显示出变化,此后报告“不太幸福”的中年白人的比例开始上升。这种变化是由那些没有学士学位的人推动的,通过分列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的比例可以看出这一点。在这期间,没有学士学位的白人中,一直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报告自己不幸福,但表达不满的人口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似乎一直比较稳定。在此之后,没有学士学位的白人人口中,对自己生活状态不满的比例开始增加,同时拥有学士学位和没有学士学位的白人群体的差距也在稳步扩大。
图12-440~59岁成年人中自我报告“不太幸福”的人口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结果
与中年白人相比,更多中年非洲裔美国人报告自己不太幸福。不过,他们报告“不太幸福”的人口比例在2010年以前稳步下降,之后稳定在20%左右(由于调查的样本量太小,无法按是否拥有大学学历进一步划分黑人人口)。如果这反映了真实情况——我们在此希望重申我们的警告,即自我报告的幸福指数是否准确有待证实——那么幸福指数反映了一些在物质幸福指标数据中没有显示出来的东西,即非洲裔美国人虽然比白人更不幸福,但他们的生活状态一直在改善,而对白人,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来说,情况则并非如此。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对生活状况做出更准确的评估,即坎特里尔阶梯,这种方法要求人们想象自己站在一个10级阶梯之上,每级阶梯用0~10标记,其中0是个人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生活,而10是最好的生活。这个方法有时被称为“生活阶梯法”。请注意,这个方法中并没有提到“幸福”二字,它只是要求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自2008年以来,盖洛普已经用这种方法对数百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因此,尽管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但我们有足够的数据详细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按照种族、年龄和教育程度进行分类研究。
图12-5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学士学位和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口间存在巨大差异,但黑人人口(以实线表示)和白人人口(以虚线表示)之间则没有巨大差异。事实上,40岁以后,没有学士学位的黑人对其生活的自我评价甚至优于学历相当的白人,而在拥有学士学位的人口中,年轻白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明显优于年轻黑人。无论黑人是否拥有学士学位,他们在人到中年后,其对生活的自我评价都不会像白人那样出现下降。为了避免我们的结论被误读,我们希望再次强调,自我评价并不是衡量所有人们觉得重要之事的最佳标准,并且虽然相同受教育程度的黑人和白人对生活的评价也大致相同,但这也不足以说明,我们可以忽视那些显示黑人生活状况更差的指标,或忽视拥有学士学位的黑人数量远远低于白人这一事实。
图12-5按年龄、种族和教育程度划分的对生活自我评价的报告(WNH代指非西班牙裔白人,BNH代指非西班牙裔黑人)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使用的数据来自2010—2017年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
盖洛普的调查问题中还包括人们是否正在经历压力或身体疼痛,以及他们是感到快乐还是悲伤。这些指标中的大部分与“生活阶梯”指标一样,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而非不同种族的人口中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还普遍存在于体现人们日常乐观情绪的总体指标中,包括每天微笑、享受生活、感到快乐和痛苦的平均水平。人们在这些体验中的不同感受完全是由其受教育程度决定的,而不存在种族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人们感受到的压力水平没有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黑人在此方面的表现更好,他们中很少有人报告说,在调查的前一天经历了很大的压力。总体而言,在这些有关体验的衡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受教育程度,而不是种族,这其中的例外只存在于压力水平,在这一点上黑人比白人做得更好。
小结
生活远不仅仅是金钱,在本章中,我们研究了一些非金钱方面的因素,包括家庭、养育子女、宗教、参与政治以及生活评价自我报告。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而言,除了工资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持续下降之外,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远逊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白人,同时在几个方面,尤其是婚姻和生育方面,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加大。工会的衰落使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人口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日趋恶化,他们也越来越与能够起支持作用的宗教和社区生活脱钩。我们很难相信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能够弥补这些损失。
当然,归根结底,我们是在努力寻找一个解释,以回答我们在一开始时提出的可怕的死亡趋势问题,即绝望的死亡。工资下降显然是导致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但我们认为,这种绝望不可能单纯通过物质福利的下降来解释。我们认为,家庭、社区和宗教的衰落是导致绝望产生的更重要原因。显然,如果传统劳工阶层生活所依赖的高工资和优越工作没有消失,这些衰落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一种生活方式遭到彻底摧毁,而不是物质福利的下降。工资只是通过这些因素间接发挥了作用,但它不是直接的导火索。
非洲裔美国人在某些方面所呈现的截然不同的结果非常发人深省。尽管近年来黑人工资增长幅度乏善可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没有增长,同时尽管黑人在大多数指标上的绝对表现远逊于白人,甚至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差,但黑人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在改善,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的生活却在恶化。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对此加以审视,无疑将能更好地理解黑人与白人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问题。
知乎高赞答主:温酒的睡前故事(全2册) 替身的我和白月光互穿了 全球神邸:我随机获得万界宝物 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 灵域战仙 莲静竹衣代表作品合集(共8册) 冲出豪门似鸟飞 穿书之黑化反派自救手册 我的竹马是哭包 魔王奶团敲凶哒 末日求生 末世:开局爆出一只貂蝉 上班第一天,我拒绝了无偿加班! 百龙传奇:人龙传 谢邀:人在迪迦刚成邪神 夏元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王牌狙击手(全5册) 紫金陈:少年股神(全2册) 读美文库——再别康桥
宋少‘病宠’诊断书 姓名宋辞(男) 年龄25 症状记忆信息每隔72小时全部清空,十年不变无一例外,近来出现异常,女艺人阮江西,独留于宋辞记忆。(特助秦江备注我伺候了boss大人七年了,boss大人还是每隔三天问我‘你是谁’,阮姑娘才出现几天,boss大人就对着人姑娘说‘我谁都不记得,我只记得你,记得你亲过我,那你只喜欢我一个,好不好’,秦江吐槽boss,你平时开会时候的高冷哪里去了?) 医生建议神经搭桥手术配合催眠治疗 病人自述为什么要治疗?我记得我家江西就够了。 医生诊断病人家属阮江西已主宰病人思维意识,医学史定义为深度解离性失忆 心理学对宋辞的病还有一种定义,叫阮江西。 阮江西是谁? 柏林电影节上唯一一位仅凭一部作品摘得影后桂冠的华人女演员。有人说她靠潜规则上位,有人说她以色侍人,阮江西的经纪人是这样回复媒体的谁说我家艺人潜规则宋少,分明是宋少倒贴,倒贴! 阮江西听了,笑着和宋辞打趣媒体都说我和你是金主和情人的关系。 隔了一天,宋辞将他所有资产转到阮江西名下你可以和媒体说,你才是金主,是你包养我 剧场一 阮江西是有...
...
乾武大陆,浩瀚疆土,唯武独尊!谁能横扫八荒,踏碎山河,主宰天下沉浮,只手撼苍穹?一代仙帝段辰,于仙界陨落,魂穿乾武大陆,修九天星辰诀,横推三千大世界,弹指沧桑尽,一念星辰陨!...
方晨在某宝上购买一款手电筒充电时发生碰火异变了,射出的光可以前往诸天万界。许文强,红警世界,阿酷,高进,曹操,梁萧,盖聂,滕青山韩立,罗峰,方寒,孟浩,狠人拥有了穿梭门,不可能成为可能,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洪荒新书摄取诸天方晨得到一个通过接触或者对战就有几率摄取对方一件物品的系统。叮,恭喜宿...
...
这里是银行家的崛起,这里是金钱的战争本书看点1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姐妹花2纳粹德国赌场心狠手辣的女老板55美联储的阴谋56如何利用债券,股票,期货赚钱57博弈策略的运用97普及金融常识98普及泡高级妞教程99书中出现的金融案例均有历史原型100银行家的赚钱原理本书瑕疵高智力美女太多,赚钱太阴险!免责声明未经作者本人同意,凡运用书中策略泡妞投资,而导致美女缠身,腰缠万贯者,概不负责,谢谢合作!佛祖新书国柄开始上传,请多多支持!下方有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