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第1页)

不是南方人反对统一,而是认为那统一应该是&ot;多样的统一&ot;。再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一样地中华民族,何况咱们南方的&ot;炎&ot;还排在你们北方的&ot;黄&ot;前面,干嘛非得由北方来统一南方,连说话都得学北方话不可?说起来南方人心里也是有点不平衡。八大方言七个在南方,八大菜系也是七个在南方。南方人贡献多大?可一说起民族,汉满蒙回藏,倒都成北方的了,南方连五分之一都没有,有这么做事的吗?

这里面确实有些历史的恩恩怨怨。历史上南北之间是很有些战争的,而打起仗来也差不多总是南方受北方欺负。楚,是被北方的秦灭掉的。吴,是被北方的晋灭掉的。陈,是被北方的隋灭掉的。也曾灭过南唐、南汉的宋,则被更北方的元所灭。元人灭宋,把臣民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南方人成了&ot;四等臣民&ot;。

南方低人一等,从炎黄时代就开始了。黄帝大约是北方人,北方一马平川,最适合车马奔走,发明了车子的黄帝便号称&ot;轩辕氏&ot;。炎帝大约是南方人。南方糙木繁茂,最适合作物生长,尝遍了百糙的炎帝便号称&ot;神农氏&ot;。当时更南边的还有九黎族,统率九黎的是蚩尤氏。炎黄联手打败了蚩尤,被俘的九黎族人便成了&ot;三等臣民&ot;,叫&ot;黎民&ot;。我们现在老是说&ot;黎民百姓&ot;,其实&ot;黎民&ot;和&ot;百姓&ot;不一回事。黎民是贱民,百姓是贵族,后来才混为一谈。

镇压了九黎族的炎黄二族后来又&ot;窝里反&ot;。南方来的、会煮汤药的炎帝终于打不过武装到牙齿、又有&ot;坦克&ot;的黄帝。于是,打赢了的黄帝坐北朝南,成了华夏正统,战败了的炎帝不知去向,其散兵游勇大约流窜到南方蛮荒之地,成为&ot;南蛮&ot;。

从此但凡有战争,便是&ot;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ot;,而且都是从北方跑到南方。从南方往北方跑的,没怎么听说过。因为战争总是从北往南打。所以哪怕是黄帝家的&ot;凤子龙孙&ot;,碰到了更北边来的&ot;虎狼之师&ot;,也只好往炎帝家跑。比如&ot;五胡乱华&ot;时,就有大约六分之一的中原汉人跑到了南方。南宋时,连皇帝也跑来了。客家,也是从中原地区南迁的。近的跑到了江西,远的跑到了广东、福建。赣语、闽语、客家话,就是这些从北方跑到南方的人&ot;创造&ot;出来的。

离乡背井,从北方跑到南方的人,虽说是&ot;败军之将不敢言勇&ot;,心里却是不服。不服,才不肯就地求和认输,俯首称臣,才要往南边跑,一心琢磨着东山再起。即便不是什么残兵败将、遗老遗少,南迁也是不得已。因此心里憋着一口气,发誓要让祖宗开创的文化薪尽火传。至少,那话音不能变了。这就叫:&ot;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ot;

所以,你别看南方方言不咋的,土,听起来有股子地瓜味儿,认真说来,不少是咱们老祖宗的话,正宗的华夏&ot;雅言&ot;。隋唐以前,今天声母是d、t的,和一部分声母是zh、ch的,都混为一谈,全都读成d和t,也没有唇齿清擦音f。中古以后,就分开了,也有了f。只有闽方言,依然故我,d、t和zh、ch不分,也没f。比如饭,闽南话声母读b;凤,则读h。又比如&ot;猪&ot;,福州话读du,厦门话读di,都是以d为声母。这就是古音了。因为上古时,&ot;者&ot;也是读du的。所以那些以&ot;者&ot;为偏旁的,比如都、堵、睹、睹,现在仍读du;另一些则和&ot;猪&ot;一样,改读成zhu,比如诸、褚、渚、槠、煮、著。改了的新cháo,没改的古朴。闽方言没改,因此闽方言古朴。

南方方言中的词汇往往也很典雅古朴。比如面(脸)、目(眼)、食(吃)、饮(喝)、行(走)、曝(晒)、索(绳子)、翼(翅膀)。有些词汇或说法,简直就跟&ot;出土文物&ot;似的,比如&ot;锅&ot;叫&ot;鼎&ot;,&ot;一瓶酒&ot;叫&ot;一樽酒&ot;,&ot;一窝老鼠&ot;叫&ot;一窦老鼠&ot;。这些古色古香的语言主要出现在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中。因为这三个方言区的先民,不是南下的&ot;难民&ot;,就是南下的&ot;移民&ot;。其所移居之地,又&ot;天高皇帝远&ot;。结果他们的语言,也就跟不上&ot;时代的变化&ot;。虽说并非&ot;不知有汉,无论魏晋&ot;,至少也是唐宋遗韵,充满着文采风流。当然,同时也难免沾染了壮侗,杂糅了蛮僚(读如老),更不大容易听得懂了。

七、再说北方

北方就两样了。

北方从来就是汉胡杂处之地,北京更是如此。在历史上,它是汉民族王朝的&ot;北京&ot;,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王朝的&ot;南京&ot;。南人和北人,汉人和胡人,龙争虎斗,舌剑唇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一拨来了,那一拨去了,各自的文化积淀了下来,融会成一种多元共存又浑然一体的东西。人也变了。尽管五族共和,天下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大家都是&ot;炎黄子孙&ot;,但认真说来,却并不都是&ot;炎黄嫡系&ot;。北方那边,鲜卑、契丹、吐蕃、突厥、女真,什么人都有。他们也要通婚、联姻。娶的娶了,嫁的嫁了,血统都变了,还说什么语言?就算都说汉语吧,说出来也不再是原来那么回事。少数民族说汉语总是有点&ot;洋泾浜&ot;的。但如果大家都洋泾浜,洋泾浜也就成了正宗和正统。

所以,北方方言不但不古朴、纯正,而且简直就是&ot;八国联军&ot;。今天的北方话,可不是当年&ot;华夏雅言&ot;一脉相传直线发展的产物,甚至不是纯粹的&ot;汉语&ot;,里面还有北方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的成分。什么满语、蒙古语、朝鲜语,都有。没准还有突厥语。就说北京话,虽说是当今咱们汉民族的&ot;官话&ot;,或官话的基础,其实是个&ot;联合国&ot;。胡同是蒙语,埋汰是满语,尕儿是陕西话,嘎子是上海话。陕西人管钱叫尕儿,北京人也跟着这么说。上海人说&ot;戒指&ot;,北京人听起来像是&ot;嘎子&ot;,结果戒指便变成了嘎子。

北方方言为什么是&ot;八国联军&ot;呢,因为北方趋向于统一呀!这就多少得付出点&ot;代价&ot;。统一中国并不容易。中国地太大,人太多,东西南北,七嘴八舌,谁也甭想一口就&ot;通吃&ot;了。你要别人将就你,你也得将就将就别人。不能将就,就只好打。打到最后,也只好妥协。你让一点,我让一点,或者你多让一点,我少让一点。

何况统一也不光是靠打仗,更要靠文化上的磨合和整合。你磨磨我的棱角,我改改你的脾气,两下里这么一磨合,共同的和认同的就留存了下来,差异太大的,也就渐次消亡。就算留了下来,也得变味儿。所以文化整合的结果,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变成我,我变成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北方话就是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相互磨合将就的产物。所以北方话内部分歧小,语法结构差别不大,词汇方面比较一致,语音系统也比较简易。这也不奇怪,彼此之间要妥协将就嘛!既然要相互迁就,就不能太固执,得尽量靠拢才行;也不能太复杂,得尽量简便才行。什么浊塞音、浊塞擦音,发音太困难,都改成清塞音、清塞擦音算了。吴人不改,就随他说去。辅音搞两套,一套b、d、g收尾,一套、n、ng收尾,太啰唆,有n和ng两个也就凑合。粤人、闽人不嫌麻烦,也悉听尊便。至于声调,就别弄那么多了,七个八个的,谁记得住?四个足矣!也别再弄什么入声字,别别扭扭。再说平、上、去、入,仄声占了三个,也忒多了点,还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为好。平仄各半,平起平坐,谁也没意见。南方人要保留入声,也好,诵读起古典诗词来更有味道。咱们北方,就简单点吧!要统一,就不能斤斤计较,得大而化之才行。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十六岁少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帝国的终结  书生意气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孤女俱乐部  高高的树上  女生贾梅  汉代风云人物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品三国  山顶上的传说  活着的事  读城记  病隙碎笔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从星空到心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灵魂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超级百宝囊

超级百宝囊

无敌的魔法武技?强大的武器装备?逆天的药剂道具?妖娆的美女军团?宝囊在手,天下我有!这其实就是一个目标成为勇者的少年在得到无敌的百宝囊之后,一路上勾搭妹子一起推倒魔王的故事。...

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

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

五年前,她怀着孕被发配到别庄五年后,王爷求王妃治病!王妃诊金够嘛?...

末日影杀者

末日影杀者

末日降临,虫蟒古猿食人族猎头族人类变为食物,惨不忍睹。萧玉,偶然融合了一枚玉珠,得到了可以看穿过去未来的虚影世界。为了活下去?必须利用特能摆脱追杀,改变一切!否则将是将和其他人类一起,悲惨的灭亡!...

无上雄兵王策林梦佳

无上雄兵王策林梦佳

战神归来,前女友居然找上门来提出非分要求...

将女重生,王妃养成记

将女重生,王妃养成记

她是高高在上的将门皇后,却一朝沦为阶下囚。再度重生,她决不重蹈覆辙,要活出自己的一番新天地。虐渣男,斗宫嫔,拐个小王爷去生娃,生活十分美妙。怀抱白猫的王妃懒懒的躺在塌上,看着旁边的小王爷轻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可爱?小王爷赌气想买什么快说,过时不候!闺阁嬉笑,将门王妃初养成,当将女重生,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

星耀韩娱

星耀韩娱

15岁独自一人回到韩国,成了一名普通的模特,经过六年的沉淀,演技的磨练,终于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主角的试镜机会从此走上了一条有别于综艺,歌谣的演艺之路!有人说,他是国家的国宝!有人说,整个韩娱圈的idol加起来人气也没有他一个人高!有人说,他是韩国国民认可度最高的明星!一条星耀之路正在开启!PS求推荐票,想要养肥的求顺手收藏,跪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