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关心的问题上是这样,学者不关心人生最高的、最重要的问题。那么,他们关心什么问题呢?他们是怎么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的呢?据说是用一种所谓客观的态度,其实也就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比如说,一个搞哲学的学者,他选的课题是研究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尼采说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偏偏是德谟克利特,而不是其他人比如说恩培多克勒呢?他讲不出道理来,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原来,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研究什么课题是无所谓的(笑声),就好像一个太监面对什么女人是无所谓的(笑声),因为对太监而言,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是完全一样的,选哪个都一样,都无所谓(笑声),都只是一个女人而已,也就是&ldo;女人本身&rdo;,&ldo;女人&rdo;这个概念,一个抽象的女人。所以,尼采说,对于那些永远不能创造历史的人来说,历史本身当然是十分客观的,他们研究什么就完全无所谓了。他们自己是中性的,所以在他们眼中,所研究的一切对象也是中性的,也就是所谓客观的。
在研究的方法上,学者的方法是在那里死抠词句,考证和分析,尼采称之为死死纠缠。他说,如果真理是一个女人的话,那么,用这种一本正经、死死纠缠的方式去追求她,怎么可能讨得她的欢心呢?只会使她讨厌你。他们处理对象的方法是解剖,本来是活的东西,经他们的手就失去了生命,成了死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纯粹的知识。
从文化创造上来说,学者是平庸的。学者在被推上了某一条路以后,就在这条路上做惯性运动,停不下来了。他们非常勤勉、耐心,他们的能力和需要都平庸而适度,就像老农一样,从早到晚忙着耕地。他们又像一个搬运工,似乎建起了一个大厦,但是这个大厦不是建造起来的,而是把一些部件搬到了一起而已。尼采还说,学者像那些编织袜子的女工,在勤劳而熟练地编织精神的袜子,又像一个好的钟表,你只要及时给它上了发条,以前的钟表都是要上发条的,上了发条以后,他们就能准确地报时间。尼采用了很多比喻来形容学者的没有创造力,仅仅从事搜集和整理,靠别人的思想过日子,把博学和浅薄结合得相当好。他说他们是一些不育的老处女,在本质上是不育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中性人。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相当多产,就像母鸡下太多的蛋,不断地写书,书越来越厚,蛋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营养。(笑声)
面对真正有创造性的伟大的作品,学者的反应就是批评,可是在一分钟以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么伟大的作品有可能出现。尼采说这个话,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懑,因为他的作品就是这样的遭遇,当然他有愤懑的理由。伟大的作品诞生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响一代一代的人,其中又会产生天才,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可是,学者从来不受到影响,他们只知道批评,对伟大作品毫无感受,只擅长在枝节上挑剔。尼采提出一个概念叫&ldo;知识庸人&rdo;,用来形容那些平庸的学者,说他们是真正的文化人的对立面,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对立面,是寄生在真正的文化人身体里的寄生虫,靠做他们的文章混日子,还误以为做了这些事自己就是文化人了。
学者还有一个特点是人格上的猥琐(笑声),今天我尽自我批判了(笑声)。很多学者从事学术的唯一目的是谋生,所以很看重薪金和职位,去讨好那些分发面包和荣誉的人,孜孜于保住自己的小康幸福。学术界的普遍状况是,某个教授开辟了一块地盘,养活了一批庸才,他就成为名师了。学者们不是向自己提出值得骄傲的任务,而往往是占地盘,弄项目‐‐请注意,这是尼采当年讲的,就好像是在讲今天一样(笑声)‐‐占地盘,弄项目,获取大量的经费和出国的机会。(笑声,掌声)没想到吧,一百三十年前,德国就是这副德行了(笑声),还有呢,他说同行之间往往是满怀嫉妒,互相监视,也和今天差不多。
学者人格的猥琐,还表现在为国家效力,向政府邀宠。在尼采之前不久,黑格尔哲学在德国红极一时,国家出面扶植,成为普鲁士国家的正统意识形态,在各个大学校里推行。尼采是痛恨黑格尔的,他认为黑格尔一崇拜历史,二崇拜国家,宣布普鲁士国家是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把国家神化到了极点,在当时德国的大学里有很大影响,国家也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他指出,德国学者的全部工作带有涂脂抹粉、卑躬屈膝的性质,纷纷论证现状的合理性,学者里只剩下了两种人,一种是政治狂热病患者,另一种是形形色色的写作匠。
学者不但向政府献媚,而且和媒体调情。尼采非常敏锐,他在当时已经看出一种倾向,就是学术与新闻结盟,学者的博学与媒体的低级趣味结盟,学术越来越堕落为新闻,学者越来越堕落为记者了。在大学里,新闻记者的精神旗开得胜,表明大学精神已经把自己同时代精神混为一谈。学者们判断问题以前是根据书本,这本来就很成问题,现在更加浅薄,竟然常常是根据报纸。尼采说,这倒不奇怪,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学者,而只是大众。这个现象在我们今天就更明显、更严重了,许多学者力图通过媒体发生影响,这当然可以,但是要坚持自己的独立立场,不能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媒体的水平。由于政府和媒体主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良知尚存的学者,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就只好选择一个很偏很小的专业,埋头于沉闷枯燥的学术,一辈子像蚂蚁一样勤劳地做苦工,以求闭目塞听,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品行。尼采在这里实际上是在为一部分学者开脱,这是学者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是别无选择,洁身自好,在浮躁势利的时代只好甘于坐冷板凳。
2新闻(媒体)
第二个主角就是新闻媒体,所以我觉得尼采是很了不起的,前瞻性地揭示了大众媒体支配现代文化的趋势。这个趋势在我们今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了,已经成为主流,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力覆盖一切领域。当年的媒体无非是报纸,但在尼采看来,报纸对文化的败坏已经相当严重了,报刊支配着社会,新闻支配着教育,记者取代了伟大的天才,在一切文化问题上都战胜了真正的教育家。天才本来是一切时代的导师,是能够把人们从当下解救出来的救星,帮助我们面向永恒,关心永恒,可是这个时代是记者在充当导师,人们都只活在当下,不再关心永恒。媒体的最显着特点就是当下性,只关注当下,尼采用了一个词叫新闻主义,说新闻主义就是日常生活的精神,日报的精神,恰恰意味着精神的缺乏,毫无精神性,因为精神性是指向永恒的。所以,他把记者称作被岁月奴役的纸糊奴隶,为当下服务的仆役。
当然,媒体的直接受众是大众,报纸抢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文化成了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成了大众消费活动。现代人只对报纸上的新闻认真,人人身上都有一种到处探头的好奇心,在各种八卦新闻中得到满足。媒体因此还支配了大众的艺术趣味,从中小学生、大学生直到最清白无辜的妇女,在报刊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养成了对艺术品的相同理解力,都向艺术品要求激动人心的新闻性。艺术家们就投其所好,热衷于当下政治和社会问题的题材,让观众陶醉于政治的激情、爱国主义的激情。
这个历史挺靠谱 塞北三朝 闲情的分量 诛仙之问道青云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千年一叹 人生哲思录 爱的四重奏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吾师余秋雨 两宋风云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周国平自选集 周国平论人生 借我一生 笛声何处 山居笔记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主角小时候出去过一趟,回来后留下了没法儿碰菜刀的毛病。进入无限世界,逐渐变强,逐渐解开心结,唔,或者说是这毛病越来越严重。主角是古武强化,兼修煞气和枪械...
江湖有路,弃少称尊!一代至尊,遭人背叛,重生在地球一名弃少身上!...
被新任总裁压在办公桌上狂吻,已婚的苏小小瞬间炸毛。司浩辰,你流氓,你滚。宝贝,对自己的老婆这样可不叫流氓。苏小小发懵,难道,这就是她那个从未见过的老公?被未婚夫算计,苏小小被流氓总裁占有,清早起来,渣男带着记者来捉奸,捉到的却是她和一个陌生男人已婚的结婚证。失身,已婚,以及配偶栏上她不认识的外文名字可谁成想,她的流氓总裁和神秘老公,居然是一个人。人人都说,司浩辰是商场叱咤风云的王。只有...
不知道,妈咪说她也不知道爹地是谁,而且好多阿姨都说我的长相不随妈咪,那就肯定随我没见过面的爹地啦,那个穆子寒和我长得像,没准真的就是我爹地哦!这一想法让林舒泽觉得有些开心,这一刻,他觉得他应该找个机会去见一见那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
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的小保姆正在和陌生男子壁咚,我威胁她和我青春在热血中绽放,在肆意中张狂。哪有青春不年少?哪有年少不轻狂?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那第一次亲密接触,心中早已熄灭的热血,亦随之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