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第1页)

官话之所以叫官话,还因为只有在官员当中,这种民族共同语才推行得开。这也不奇怪。想那时并无广播电视,一般民众又都猫在家里,守着祖上传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谁也不轻易往外跑,没什么对外交流的需要。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会说土话,就足以打招呼、走亲戚、娶媳妇,拿鸡蛋换油盐酱醋的了。要想让这些普通老百姓都学会&ot;普通话&ot;,不比让黄河水变清容易多少,也没这个必要。有此必要的,是那些必须得在外边跑来跑去的人。这些人,一是官员,二是走江湖的。走江湖的,天子呼来不上船,中央政府历来管不了,管得了的只有官员。再说官员不管也不行。官员如果也说方言,皇上问起话来,也如鸡同鸭讲,那还成何体统?事实上,官场如无共同语,则政情无法通晓,政令也无法通达,那可真是国将不国。比方说,将军带兵打仗,问部下前方有没有敌人。明明有,却答之以&ot;乌&ot;,将军以为&ot;无&ot;,岂不糟糕?

因此,做此官,就不但要&ot;行此礼&ot;,还得&ot;说此话&ot;。清廷更是明文规定:&ot;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ot;,做官就更谈不上。这下&ot;南蛮鴃舌之人&ot;可就惨了。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学官话。中国的中央政权,从来就在北方。元、明、清三朝,更是连续在北京建都。所以官话基本上就是北方话,甚至是北京话。说吴语、湘语、赣语的还稍好些,闽、粤、客家,和北方话的距离相去何止以道里计?结果便难免说得不三不四,南方人听着像北方话,北方人听着又像南方话,谁也听不明白。

难怪俗谚有云:&ot;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ot;广东人说官话确实比较困难,他们的舌头打不了弯。投资是&ot;投机&ot;,虾饺是&ot;瞎搞&ot;,&ot;坐在船头看郊区,越看越美丽&ot;,让北方人一听,就是&ot;坐在床头看娇妻,越看越美丽&ot;。福建人的官话水平比广东人高了许多,但还是会把&ot;粉红凤凰飞&ot;说成&ot;哄(上声)红哄(去声)黄灰&ot;。因为闽方言中没有唇齿清擦音f,结果该念f的都念成h。可见南腔北调这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腔改不过来,改调也没有用。普及官话,并不那么容易。

四、谁跟谁学

一般地说,官话也就是国语,但清朝的情况有些特别。因为清是满族人坐天下的朝代,所以清代的&ot;国语&ot;是满语,汉语倒成了&ot;方言&ot;。清朝制度,皇亲帝胄,都要学&ot;国语&ot;;重要公文,也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然而这&ot;国语&ot;仍然未能昔及推广,反倒是八旗子弟都一口的京片子,弄得满文化差一点就断了香火,还得靠锡伯人帮忙续上。

可见语言问题也不单纯,它和政治,和经济,和文化,都有扯不清的瓜葛。当年,中华民国国会投票定国语,一些粤籍议员要选广东话。粤籍议员人数多,当真搞&ot;民主&ot;,没准会通过,幸亏被&ot;国父&ot;中山先生苦口婆心劝住了,仍定为北京话。要不然,当官的都得学粤语,小学校也用粤语教学,课本上尽是些诸如&ot;咁&ot;、&ot;叻&ot;、&ot;呒&ot;、&ot;乜&ot;之类没几个人认识的字,国家还不定乱成什么样子。现在怎么样呢?没谁动员,大家都屁颠屁颠地学起来,哇噻啦,威水啦,搞掂啦,埋单啦,谁不说谁老土。照这样下去,再过些年,定粤语为国语,说不定&ot;哇&ot;的一声就通过了。

这很让一些人愤愤不平。从古到今,两千多年了,从来只有普及官话的,哪有普及&ot;商话&ot;的?学什么粤语嘛!跟傍大款似的。其实,语言的变迁从来就是&ot;趋炎附势&ot;的。哪个地方财大气粗,大家就跟着学哪个地方的话。粤语成为时尚,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先富了起来。代表着富裕的新生活方式,也都先从广东登陆,然后再大举&ot;北伐&ot;。再说香港也说粤语。内地人没去过香港,以为那里遍地是黄金,人人是阔佬。会说粤语,便可以冒充&ot;富族&ot;,至少也表示见过世面,不&ot;土&ot;。

不过,先前那些祟洋媚外的&ot;假洋鬼子&ot;和&ot;业余华侨&ot;,却是以说上海话为荣、为时尚的。别看现在香港、广州牛逼烘烘,一百年前,香港可不叫&ot;小广州&ot;,而叫&ot;小上海&ot;。因为上海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会,远东亚洲新兴城市的&ot;一只鼎&ot;,新生活和现代化的代名词。那时,做一个上海人是很体面的,会说上海活则几乎是&ot;高等华人&ot;的标志。即便在香港,也如此。粤语?土不拉叽的,算老几!

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上海话吃不开了,吃得开的是广州话或香港话。这可真是谁有钱谁是大爷。

其实,犯不着骂谁是&ot;势利眼&ot;、&ot;跟屁虫&ot;。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语言也一样。就说上海话,也并非一开始便是&ot;高等华语&ot;,起先也被人看不起过。上海,原本是华亭的一个镇。所以上海话的方言语音,一度&ot;视华亭为重&ot;。华亭府后来改为松江府,而松江府又是从嘉兴府独立出来的。因此明代的《松江府志》和《华亭县志》述及方言时,都说&ot;府城视上诲为轻,视嘉兴为重&ot;。可见,这个时候,上海话的地位还是很低的,谁说上海话谁老土,说嘉兴话才牛逼。

然而到了清代,嘉兴话又不时髦了,时髦的是苏州话。因为苏州经济发达,富甲一方呀!于是,&ot;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ot;,没嘉兴什么事。民国以后,上海经济比苏州更发达,上海人比苏州人更有钱,又没苏州什么事了,倒是宁波话掺和了进来。现在被外地人看作上海话标志的&ot;阿拉&ot;,就是地地道道的宁波话,而上海人原本是自称&ot;伲&ot;或&ot;我伲&ot;的。但宁波人在上海当老板的多。老板爱说的话,大家也都乐意仿效。比如现在的老板爱说&ot;埋单&ot;,大家也就不说&ot;结账&ot;。当年的老板既然爱说&ot;阿拉&ot;,大家也就不再说&ot;我伲&ot;。再说&ot;我伲&ot;,就老土了。再后来,上海大大地发了起来,比宁波还老板,大伙儿便集体地侵犯宁波人的著作权,只知道&ot;阿拉上海人&ot;,不知道&ot;阿拉宁波人&ot;。

这就叫&ot;谁财大,谁气粗&ot;。比方说,苏北人(也叫江北人)在上海也很不少,谁又以江北话为时尚呢?没有。因为苏北人当年在上海,多半是&ot;苦力的干活&ot;,也就没人愿意认这门穷亲戚。其实,上海的苏北人那么多,上海话怎么能不受苏北话的影响?只不过除方言学家外,没多少人注意和承认罢了。就连嘉兴话、苏州话和宁波话,后来也不再是时尚。后来成为时尚的,是由嘉兴话、松江话、苏州话、宁波话、江北话甚至广东话,以及其他杂七杂八混杂而成的&ot;上海话&ot;,和明清时代被人看不起的上海话(松江府华亭县上海镇的土话)也不一码事。

方言就是这样&ot;趋炎附势&ot;又&ot;随波逐流&ot;。它总是不停地&ot;稍息&ot;、&ot;立正&ot;、&ot;向右看齐&ot;。向谁靠拢和看齐呢?向中心城市,向有权有势的地方。或者说,向在文化上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地方。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病隙碎笔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读城记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灵魂的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从星空到心灵  十六岁少女  书生意气  汉代风云人物  高高的树上  易中天品三国  孤女俱乐部  山顶上的传说  帝国的终结  女生贾梅  活着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杨希阿七佘赛花

杨希阿七佘赛花

热门小说公主下嫁给杨七朗是圣诞稻草人所编写的穿越重生风格的小说,主角杨希阿七佘赛花,书中主要讲述了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一部杨家将,半部血泪史,忠臣流干血,妇孺流干泪21世纪宅男杨希穿越成天波杨府第七子,他该如何拯救这忠烈满门PS本书架空历史爽文,非正史非传记,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尽请谅解。书友群火山营195992981...

猪星高照

猪星高照

乱跪神像拜对师,身为净坛使者的八戒师父一时高兴传给灵觉神通和仙佛福缘。当一个人拥有仙佛福缘和灵觉神通,会不会出门遇贵人,好运总不断,万事皆可挡。可惜凡人依就是凡人,不可能想什么来什么,一切都还要靠自己的双手!正所谓三分运气,七分努力。好在小子够瞧勤奋,从此生活翻天覆地,鉴宝,经商,桃花运一样都不会少。每天两章,分别是中午1200和晚2000,如果收藏和推荐增加得快会加更。QQ群46450158...

重生动漫之父

重生动漫之父

贺晨一个普通的动漫狂热爱好者,重生到了地球的另一条世界线,并且获得一个穿越者系统,只要拥有声望,就可以获得无数奇奇怪怪的能力或宝物!在系统的支持下,为了声望,将无数的经典动漫搬运过来,缔造新世界的动漫皇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动漫之父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萌化之旅

萌化之旅

萌化之旅由作者妖怪闲者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萌化之旅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全球之英雄联盟

全球之英雄联盟

苏环穿越了,带着在英雄联盟晋级王者失败的遗憾神情。之后他发现了一件震惊的事,在这个世界英雄联盟是由六大国创造出来的游戏,用来解决国际纠纷的。英雄联盟达到了全球最大且影响力最大的电竞游戏。然而,当他玩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团队合作有着极高的水平,个人技术在他眼里却是非常平庸乃至低端。瑞雯的光速QA,还没有人创造出来或...

末世英雄系统

末世英雄系统

末世英雄系统不幸被闪电击中的大龄屌丝,醒来后却发现已经是末世,借助不靠谱的系统,靠着自己的智慧,发现一个个可靠的伙伴,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