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上策和中策这也太奸了(第1页)

曹操的青州兵,其前身是青州黄巾,本质上并非是善战之兵,而陶谦的丹阳兵,却是自民风彪悍的丹阳郡招募的骁勇之士。

依常理而论,青州兵是敌不过丹阳兵的。

然而,泗水之战,陶谦以丹阳兵对战青州兵,却惨遭大败。

其惨败根因,郑牧清楚,刘备同样清楚!

“备亦担心仓促而往,会被曹操以逸待劳,然而军情紧急,陶使君只给了备五日时间。备苦无良策应对,只能驱兵前往。”刘备长叹一声,遂拱手询问:“不知郑县尉,可有应对之策?”

郑牧也不客套,直言道:“要退曹兵,上策为弃城保军,避其锋芒,分其兵势。”

“曹操奇袭东海,短时间内拔五城,兵指郯城,其利在急战。”

“若据城而守,以郯城如今的士气,即便有城池之利,也难以久守,陶使君选择在沭水以东拦截曹操,也是有此考量。”

“反之,若弃城保军,曹兵进,我军退,曹兵退,我军进。”

“只要兵马尚在,曹操多留兵则不够用,少留兵则不足守。”

“待其粮尽,自会退兵。”

弃城保军?

刘备心头一凛,对郑牧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感到十分惊奇。

但很快,刘备又摇了摇头:“郑县尉想法虽然巧妙,然而曹操凶残,若其粮尽,必然会劫掠县乡,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徐州百姓再受难?”

“此计不可取!”

刘备对策略的认知,让郑牧暗暗惊叹。

郑牧的上策,其实是分为两步的。

第一步,避其锋芒,保留有生力量,消耗曹兵的钱粮军资。

第二步,曹兵劫掠县乡,激起军民同仇敌忾的情绪,形成哀兵之势。

虽说刘备不同意弃城保军的计策,但郑牧并未因此而遗憾。

口称上策,其实是在试探刘备的策略的敏锐力,以及是否如传闻中的一般有仁德之心。

郑牧盛赞道:“刘豫州宅心仁厚,若徐州刺史是刘豫州而不是陶使君,必是徐州士民之福。”

“郑县尉切勿如此说,备何德何能,能胜过陶刺史?”刘备脸色一变,连忙转移话题:“不知郑县尉,可还有其他良策?”

郑牧故作沉思,徐徐而道:“上策不可取,那便只能用中策了。”

“刘豫州可在郯城以西的沂水东岸,构建营寨。”

“若曹操攻营,则死守不出,若曹操攻城,则出兵偷袭,若曹操转而攻营,则撤回营中死守。襄贲城的兵马,亦会伺机而动。”

“此计名为:两城一营,掎角之势。”

“其核心便是:避其锋芒,击其必救!哪怕曹操近在咫尺,刘豫州也不可正面迎战。”

“原本此计,只要郯城之将配合,就无需襄贲城的兵马协助,但考虑到陶使君的胆量和用兵之能,郯城之将若轻易出城,极有可能被曹操将计就计,反夺了郯城。”

郑牧的中策,同样是以避其锋芒、保留有生力量为主。

虽说刘备有步骑五千,但正如诸葛瑾说的一样,刘备对四千丹阳兵尚未完全掌控,步骑配合的默契太差了。

青州兵虽说单个战力不如丹阳兵,但青州兵有人数优势,又有曹操这个擅长用兵的大将居中调度,足以弥补单个战力的差距。

转世天命,在老祖宗们的背后躺赢  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  三国:天道酬勤,我卷出永恒帝国  海外遗明:抗清从殖民南洋开始  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朕能走到对岸吗  你管这叫朝廷命官?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  雍正王朝,但我是康熙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你奉天靖难,我开局造反  皇后别回头,我真是太监  上命昭唐  贞观贤婿  我没被费珍娥杀死  大宋头陀  

热门小说推荐
无上雄兵血欲

无上雄兵血欲

战神归来,前女友居然找上门来提出非分要求...

逍遥小村农

逍遥小村农

杀手穿越武魂世界,觉醒铸造武魂,结合现代科技,制枪支,造大炮,轰破轮回!你的武魂能透视?对不起,我的闪光弹,可以让你成为魂盲!你是大鹏武魂,扶摇九万里?对不起,你依然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我陆离的大炮射程之内,遍地都是...

神医我丑到灵魂深处

神医我丑到灵魂深处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蹉跎

蹉跎

随风开新书了,书名血弦书号1042461蹉跎完本了,有朋友说草率,也有朋友说太仓促,不过,随风在此声明,蹉跎的大纲确实是写到这里截止,其实后面也有部分情节,不过,大家真觉得王平一个个基地灭过去,然后太岁来个新旧版大对决,最后全人类毁灭,无奈之下前往火星这样的罗嗦情节有意思吗?随风觉得没有,真的,没有。当断就断,当杀就杀。总之,随风开新书了,书名血弦书号1042461蹉跎上架后也终于...

权宠帝王妃

权宠帝王妃

天才法医特工容惜音一朝穿越,成为御赐的太子妃,可谁能想到对方竟然是各种意义上的废太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