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第1页)

但是现在人民大众创造力的伟大清清楚楚摆在我们眼前,不容我们不承认。历史上一切进化的根源都是从人民大众那里来的,他们才真正推动了历史的巨轮。历史上所谓&ldo;英雄&rdo;,同学术史上的大学者一样,当然有他们一定的作用,无论谁也不会一笔抹杀;但他们只不过适应了人民大众共同的要求,或者把人民大众所获得的经验总结起来使社会进化加速一步或学术水平提高一步。脱离了人民大众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人民大众的创造力既然这样伟大,在过去得到应得的发展没有呢?根本没有得到,因为学问操在极少数的特权阶级手里,学问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和护身符,他们把学问谨慎地锁起来,像一个囤积商人囤积奇货,不让它与人民大众发生关系,恐怕秘密泄露了,失掉自己的地位。人民大众失掉求得学问的机会,自己的创造力只好在极不正常极艰苦的条件下慢慢发展。现在解放了,我们应该把学术交还给人民大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第四十九条明确地规定了:&ldo;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rdo;这就是要指明,我们应该走的方向。无论哪一行的专家都应该严格执行这一条的规定,把他们专门研究的学问用通俗的形式写出来,让人民大众能够了解,能够接受。倘若大家都这样做,我敢相信,人民大众的创造力,得了专门学问的辅助,将会更高地发扬起来,空前地发扬起来。然后我们再在普及的基础上把学术水平逐渐提高,普及的程度愈大,水平也就愈提得高。过去是几个学者把自己关在图书馆或研究室里孤独地研究和发明,现在是全体人民大众都参加到这发明和研究工作里来,这样一来,一方面普及,一方面提高,愈普及就愈提高,愈提高就愈普及,交互影响,学术将会飞跃地前进。只有这样,被封锁了几千年的人类创造的智慧,才真正地得到解放。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3)

1949年11月18日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在芸芸众生中,有一种人,就是像我这样的教书匠,或者美其名,称之为&ldo;学者&rdo;。我们这种人难免不时要舞笔弄墨,写点文章的。根据我的分析,文章约而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被动写的文章,一是主动写的文章。

所谓&ldo;被动写的文章&rdo;,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一千多年的应试的&ldo;八股文&rdo;和&ldo;试帖诗&rdo;,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文章多半是&ldo;代圣人立言&rdo;的,或者是&ldo;颂圣&rdo;的,不许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必须会说废话。记得鲁迅在什么文章中举了一个废话的例子:&ldo;夫天地者乃宇宙之乾坤,吾心者实中怀之在抱。千百年来,已非一日矣。&rdo;(后面好像还有,我记不清楚了)这是典型的废话,念起来却声调铿锵。&ldo;试帖诗&rdo;中也不乏好作品,唐代钱起咏湘灵鼓琴的诗,就曾被朱光潜先生赞美过,而朱先生的赞美又被鲁迅先生讽刺过。到了今天,我们被动写文章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写的废话,说的谎话,吹的大话,也是到处可见的。我觉得,有好多文章是大可以不必写的,有好些书是大可以不必印的。如果少印刷这样的文章,出版这样的书,则必然能够少砍伐些森林,少制造一些纸张;对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会有很大的好处的;对人类生存的前途也会减少危害的。

至于主动写的文章,也不能一概而论。仔细分析起来,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为了提职,需要提交&ldo;著作&rdo;,于是就赶紧炮制;有的人为了成名成家,也必须有文章,也努力炮制。对于这样的人,无需深责,这是人之常情。炮制的著作不一定都是&ldo;次品&rdo;,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东西,像吾辈&ldo;爬格子族&rdo;的人们,非主动写文章以赚点稿费不行,只靠我们的工资,必将断炊。我辈被&ldo;尊&rdo;为教授的人,也不例外。

在中国学术界里,主动写文章的学者中,有不少的人学术道德是高尚的。他们专心一致,唯学是务,勤奋思考,多方探求,写出来的文章尽管有点参差不齐;但是他们都是值得钦佩、值得赞美的,他们是我们中国学术界的脊梁。

真正的学术著作,约略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篇的论文与成本的专著。后者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古今中外的许多大部头的专著,像中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都是名垂千古、辉煌璀璨的巨著,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这里不再详论。我要比较详细地谈一谈单篇论文的问题。单篇论文的核心是讲自己的看法、自己异于前人的新意,要发前人未发之覆。有这样的文章,学术才能一步步、一代代向前发展。如果写一部专著,其中可能有自己的新意,也可能没有。因为大多数的专著是综合的、全面的叙述。即使不是自己的新意,也必须写进去,否则就不算全面。论文则没有这种负担,它的目的不是全面,而是深入,而是有新意,它与专著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我在上面几次讲到&ldo;新意&rdo;,&ldo;新意&rdo;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的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出于&ldo;灵感&rdo;的,比如传说中牛顿因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心吸力。但我们必须注意,这种灵感不是任何人都能有的。牛顿一定是很早就考虑这类的问题,昼思夜想,一旦遇到相应的时机,便豁然顿悟。吾辈平凡的人,天天吃苹果,只觉得它香脆甜美,管它什么捞什子&ldo;地心吸力&rdo;干什么!在科学技术史上,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来,现在先不去谈它了。

在以前极左思想肆虐的时候,学术界曾大批&ldo;从杂志缝里找文章&rdo;的做法,因为这样就不能&ldo;代圣人立言&rdo;;必须心中先有一件先入为主的教条的东西要宣传,这样的文章才合乎程式。有&ldo;学术新意&rdo;是触犯&ldo;天条&rdo;的。这样的文章一时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这样的文章印了出来,再当做垃圾卖给收破烂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ldo;白色垃圾&rdo;),除了浪费纸张以外,丝毫无补于学术的进步。我现在立一新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到杂志缝里才能找到新意。在大部头的专著中,在字里行间,也能找到新意的,旧日所谓&ldo;读书得间&rdo;,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一般说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往往只谈一个问题、一个新问题,里面是有新意的。你读过以后,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自己也产生了新意,然后写成文章,让别的学人也受到启发,再举一反三。如此往复循环,学术的进步就寓于其中了。

可惜‐‐是我觉得可惜‐‐眼前在国内学术界中,读杂志的风气,颇为不振,不但外国的杂志不读,连中国的杂志也不看。闭门造车,焉得出而合辙?别人的文章不读,别人的观点不知,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写去写去。这样怎么能推动学术前进呢?更可怕的是,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提出。有人空喊&ldo;同国际学术接轨&rdo;。不读外国同行的新杂志和新著作,你能知道&ldo;轨&rdo;究竟在哪里吗?连&ldo;轨&rdo;在哪里都不知道,空喊&ldo;接轨&rdo;,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痛并快乐着  白说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幸福了吗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北方城郭  阅世心语  留德十年  真话能走多远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大唐西域记  学问人生  另一种回忆录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我的人生感悟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牛棚杂忆  

热门小说推荐
快穿:黑化男神,娇宠成瘾!

快穿:黑化男神,娇宠成瘾!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万界军武系统

万界军武系统

作者清幽十四少的经典小说万界军武系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万界军武系统叮!更新宿主激活万界军武系统听到这个晚来了二十年,在自己二十岁走上了人生巅峰的时候忽然出现的系统的提示音,陈军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不过这个主世界遮天是个什么意思?...

唐朝好医生

唐朝好医生

王平安,现代中医世家的子弟,一次偶然机遇下,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那个中华医学大放光彩,同时开始向世界传播的辉煌时代---------------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依靠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仙宗大魔头

仙宗大魔头

梁浩原以为穿越到了仙源大陆,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修仙者。但这世界似乎跟他想的不太一样?本想做仙宗栋梁,结果变成了魔门宗主?而理应教人向善的顶级仙宗,暗地里却扶持魔门,演一个救世好人,玩弄苍生命运?我们仙宗联盟,需要有人扮演恶者。大衍仙宗,太上仙尊,如是说。可以,那么我将成为颠覆一切的,大魔头。梁浩,答。(每天至少三更,随时爆发)...

婚情告急:江少追妻路漫漫

婚情告急:江少追妻路漫漫

叶瑾瑜以为自己有着恩爱的父母,温柔的姐姐,温馨的家庭没想到,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痴心妄想罢了。母亲的惨死,父亲的阴谋,姐姐的利用被算计,被陷害,被出卖一切的一切,让她身心俱疲自己这二十多年都白活了?不,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当年我受过的痛苦定要让你们都尝一遍只是,那个男人纠缠了那么久还是逃不过啊...

风流女儿国

风流女儿国

一条放荡不羁的现代战狼被创世神选中去完成拯救异世的一个女儿大6那里有各色各样的美人精灵美人狐兽美人鱼美人圣洁美人就看我们的这位英雄如何在女儿国中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